一、行业产业背景与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当前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背景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战略推进均亟需在供给侧实现生产机制的创新。视觉传达设计是与文化产业、建筑业、制造业等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软硬件运行体系息息相关。是当前“新文科”、“新艺科”转型下设计跨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信息化时代市场应用端发展迭代最为迅速的领域。在此前提下,本专业基于全球化视野,洞悉世界顶尖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关注艺术与设计发展前沿趋势,引导学生拓展经济、科技、历史、人文、艺术等学科视野,构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全方位、高层次认知架构,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设。
(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关注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的建设发展,聚焦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数字信息等方向;以弘扬地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为引领,用设计赋能助力区域经济建设,推动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坚持与时代接轨,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全方位改革,增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适应程度;探索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路径。
(二)行业的前沿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算科学与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及相关行业迭代迅速,越来越重视能够综合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进行平面、空间、新媒体及交互、传播的创新能力。与本专业强关联的行业、企业,需要具有扎实专业理论支撑下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设计策略与管理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实用性专业人才;创新改革的供给侧,则需要具有一定思辨能力、探索试验能力,能拓展专业边界、跨界创新应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由视觉传达设计进行外延的展览展示、数字创意、信息与传播等领域的设计拓展。
(三)专业的内涵式与外延式发展需求
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指导方针,强化本专业“智慧图像”为内核的“三智”人才培养体系,结合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科积淀,持续推进“智库”体系的自主创建、“智育”的多元驱动发展和“智才”的实践锻造。
同时,注重专业外延式发展模式建设,重视“设计+”多学科发展新范式,扩展专业空间,优化外部资源,凸显“设计+艺术”、“设计+科技”和“设计+服务”等人才培养路径。同时,既稳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强调专业理论的跨专业创新研究;既重视实用性的设计应用实践能力,又突显一定的前瞻性和试验性的视觉艺术创新能力。
三、专业定位、特色与优势
1.本专业的定位
本专业在厚基础、优区位、新融合优势引领下,面向新科技、新经济与社会深层变革,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多元融合、协调可持续的时代发展新理念,通过学科前沿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等多重建构,在重塑设计人文和艺科融合的语境下,构筑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项目实践融合的发展格局。持续深化以“智慧图像”为内核的智库(培养资源)、智育(培养路径)、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耕传统文化,洞察设计前沿,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民生。
2.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1)专业特色:
以服务国家与区域重大战略为目标,以艺术作为根基,注重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提升设计赋能与社会美育的结合。以“复兴传承荆楚地域文化,面向现代设计与未来”为培养理念,从荆楚地域文化中吸取养分,同时牢牢把握现代视觉设计理念,将地域文化中的优势、特色内容与设计呈现相结合,以设计为方法深度参与荆楚文化的传承、应用与发展。以设计研究与应用为主干,建构自主的大设计学科知识体系,在现有视觉创意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并完善展览设计、数字创意、信息传播等专业核心领域,研究促进现代化产业融合的创意设计方法,推动研究成果向行业前沿实现转化。
(2)专业优势:
本专业围绕“三智”人才培养体系,“以练促教,以研促学”,建设有多个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获批2门国家级级一流本科课程及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已完成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省级建设项目。
一,科研为先学术创新。近五年,本专业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完成完成教学研究项目11项,出版教材及著作8部,发表研究论文近140篇,获得国家专利25项,在专业设计比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计330余项。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近三年本专业学生作品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 2 项,省赛金奖 2 项、银奖 2 项、铜奖 3 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1 项;签订教育部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 1 项;学生设计作品参加各级专业竞赛获奖 382 项;学生参与完成各类设计实践项目 136 项。
三,艺术赋能区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本专业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需求,积极践行“产学研用”,以专业优势投身国家建设,服务区域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承担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装修设计和室内布置、湖北省十年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湖北省社会主义教育展览、武汉长江大桥护栏装饰图案等设计任务,以及“永光”牌香烟等众多品牌形象系统与包装设计工作。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本专业教研团队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厚美术资源,以现代科技手段推进跨学科融合,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于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两方面将设计成果创造性转化。城市更新方面本专业承担了武汉递交联合国申请设计之都申报文件策划与设计、武汉设计双年展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策划与设计、武汉地铁特色站点艺术工程设计、第十届武汉园博园博览会吉祥物设计、武汉市两型社会改革试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城市形象提升设计任务,完成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第五届男篮世界杯、FINA跳水世界杯、武汉7.16渡江节等大型体育赛事的视觉识别系统与传播设计任务。乡村振兴方面本专业响应国家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大别山牧羊女刘锦秀,完成“锦秀羊”品牌与包装设计,带动近万贫困户脱贫致富;专门组建乡村振兴服务队,围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走访恩施、神农架、宜昌五峰、武穴等地区,推进“设计扶贫”活动,着力打造“红安礼物”“鄂州好礼”等文创产品设计与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现代设计的多学科、跨界交叉属性回应“设计+”转型需求,应用OBE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扎实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修养、创意素养,全面掌握视觉艺术设计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够胜任视觉艺术设计领域的管理、策划、教育、实践等工作,具备高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及良好综合素养的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目标一,道德观念: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目标二,学术研究:具有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艺术与科技融合、跨专业项目实践融合能力。
目标三,团队协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社会实践参与经验,并能与团队协作完成设计项目和具体实践。
目标四,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不仅能在参与社会实践和设计项目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完成实践落地,同时能敏锐发现到行业发展的趋势,运用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具备创业意识。
目标五,实践操作:能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和综合艺术素养,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具体落地设计实践;能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实践,并可在实践执行中体现设计思辨能力和理论运用能力。
目标六,国际前瞻:具有国际视野,能敏锐发掘国内外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和理念,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专业提升。
目标七,行业理解:对设计学科有整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熟悉行业当下的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法,能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知识产出体现经济、社会、文化的设计作品。
目标八,人文素养:对人文领域学科知识有一定的学习了解,具备高度审美能力和素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目标九,交流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能运用专业知识和跨领域知识进行明确设计策略和目的的沟通表达。
五、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理论知识、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技能,能具备系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基础理论,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动向,具有国际视野,理解互联网与市场思维基本逻辑,能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与创新设计手法,解决物质空间与文化要素生产中的视觉传达设计问题。从微观形态层面、中观产品层面、宏观设计战略层面把握设计的发展和行进的方向,协调视觉传达设计与人、环境、市场的关系,设计与管理、企业战略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整合体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层面。
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达到以下具体的要求:
毕业要求 |
分解指标项 |
知识要求 |
1.专业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具有国际化的前沿视野,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视觉传达设计及相关领域。 |
1.1专业基础:掌握艺术史与设计史的基础知识,以及视觉传达设计基本原理和设计美学法则。 |
1.2理论框架:掌握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框架,能构建全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的认知,兼具设计领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 |
1.3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化视野,在国际化语境下具备清楚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前沿情况和发展趋势的认知能力。 |
2.跨学科综合知识学习能力:能够运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的原理和方法,同时结合多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设计实践和设计思考。 |
2.1跨学科知识融合:对设计学科有综合理解和认知,掌握相关的人文社科理论;能主动拓展知识边界,了解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方针和政策,从社会服务与生态可持续等方面与本专业进行联动整体性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
2.2跨学科设计方法:能明确设计目标,了解基本设计原理,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本专业领域项目中形成科学系统的设计方法。 |
2.3跨学科信息获取:能对国外设计文献资料检索、设计行业信息获取、优秀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国际专业交流和文字表达能力。 |
能力要求 |
3.设计实践能力:能够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和方法,并运用综合学科知识,从事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设计策略思考、设计策划能力、设计执行、设计研究和设计落地执行等工作。 |
3.1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基本视觉要素综合运用能力,视觉呈现与传播媒介相关技术能力。 |
3.2设计原理应用:能够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和方法,具备在相关行业从事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主的应用能力。 |
3.3设计项目实践:具有一定设计项目实践经验,能够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和方法对设计项目进行认知、思辨、分析和研究能力,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和逻辑思辨能力进行原创设计实践。 |
4.调研分析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分析工具,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和方法及相关领域进行系统地数据收集和科学地分析。 |
4.1研究资料能力:能够使用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工具,有目的性地查询相关研究资料能力。 |
4.2信息分析处理:能够使用恰当分析工具对项目信息数据进行归类分解的分析处理。 |
4.3调研报告形成:能够使用恰当调研工具完成项目调研,并得出具有价值的报告和与之相关的有效结论。 |
5.沟通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视觉传达设计表现手段、书面报告和口头沟通等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就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项目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
5.1专业表达技术:能够使用手绘、专业二维(矢量图和位图制作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AI等)和三维(C4D、3DMax等)以及新媒体动态交互类的软件技术完成数字化地设计呈现和表达,并能通过软件技术能力创建新的沟通表达形式。 |
5.2文本叙事能力:理解图像创意表达与文本叙事的关联逻辑,能够以研究报告和策划提案等书面文本形式配合图像有逻辑地表述设计意图。 |
5.3语言沟通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通过具有逻辑性和主题叙事性的语言,结合专业性知识进行有效沟通。 |
6.协作与管理能力:具有设计管理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行业及多行业背景团队项目中发挥管理统筹或个人特定作用。 |
6.1团队精神:具有团队意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承担团队成员的义务与责任。 |
6.2协作能力:了解设计领域的多学科技术背景和特点,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分工与协作。 |
6.3宏观规划:具有项目的设计管理能力,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特点合理统筹安排和管理,并协调完成设计任务。 |
素质要求 |
7.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开放和创新精神,能够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
7.1学习意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良好的职业认知和发展观。 |
7.2创新创业:具有开放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及相关的能力储备。 |
7.3与时俱进:具有与时俱进的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 |
8.职业素质: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熟悉行业相关法规和政策,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 |
8.1人文素养: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
8.2科学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和改革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能基本理解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对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影响。 |
8.3职业道德:熟悉行业各种技术要求标准等相关法规和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和自主创新,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和尊重知识产权;熟悉基本的商业法律法规、准则和商业逻辑。 |
9.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与身体健康,具有较好的劳动意识和审美修养。 |
9.1正确的价值理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度文化自信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意识。 |
9.2完整的人格塑造:具有乐观开朗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面对压力有较强的适应性,培养运动习惯,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
9.3积极的劳动意识:树立积极合理的劳动观,具有一定的动手劳动能力,和劳动服务意识。 |
六、专业核心课程
字体设计、形态设计、设计思维与表达、媒介与技术、信息图形设计、空间叙述形式。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艺术实践、项目考察、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八、学制、学时、学分
学制:基本学制4年,最长6年
学时:2828
学分:136.5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一)毕业条件
学生须在校完成基本学制年限的学习,且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要求,修完各类课程模块所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
(二)获取学位条件
达到学校毕业要求,且毕业创作/设计、毕业论文成绩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专业核心课程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其他课程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课程重修门次未超过学校规定,符合《湖北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十、授予学位类别
艺术学学士学位
十一、课程体系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中英文) |
学 分 |
学分分配 |
学 时 数 |
学时分配 |
开 设 学 期 |
考 核 方 式 |
备 注 |
理论学分 |
实践学分 |
理论 学时 |
实践学时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 |
115001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ical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
3 |
2 |
1 |
48 |
32 |
16 |
1 |
考试 |
|
115001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onspectu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3 |
2 |
1 |
48 |
32 |
16 |
2 |
考试 |
|
1150010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 |
2 |
1 |
48 |
32 |
16 |
3 |
考试 |
|
1150010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Introduction to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
3 |
2 |
1 |
48 |
32 |
16 |
4 |
考试 |
|
1150010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2 |
1 |
48 |
32 |
16 |
4 |
考试 |
|
11500106 |
形势与政策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and Policies |
2 |
2 |
0 |
64 |
64 |
0 |
1-4 |
考查 |
|
小 计 |
17 |
12 |
5 |
304 |
224 |
80 |
|
|
|
综合素养课程模块 |
11400201 |
大学英语初阶1 Elementary College English I |
3 |
2 |
1 |
48 |
36 |
12 |
1 |
考试、考查 |
|
11400202 |
大学英语初阶2 Elementary College English II |
3 |
2 |
1 |
48 |
36 |
12 |
2 |
考试、考查 |
|
11400203 |
大学英语进阶1 Advanced College English I |
3 |
2 |
1 |
48 |
36 |
12 |
3 |
考试、考查 |
|
11400204 |
大学英语进阶2 Advanced College English II |
3 |
2 |
1 |
48 |
36 |
12 |
4 |
考试、考查 |
|
11400205 |
大学体育1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 |
1 |
|
1 |
34 |
4 |
30 |
1 |
考查 |
|
11400206 |
大学体育2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 |
1 |
|
1 |
36 |
4 |
32 |
2 |
考查 |
|
11400207 |
大学体育3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II |
1 |
|
1 |
34 |
4 |
30 |
3 |
考查 |
|
11400208 |
大学体育4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V |
1 |
|
1 |
40 |
4 |
36 |
4 |
考查 |
|
11400209 |
中国古代文学(上)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 |
1.5 |
1.5 |
|
24 |
24 |
|
1 |
考试 |
|
11400210 |
中国古代文学(下)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I |
1.5 |
1.5 |
|
24 |
24 |
|
2 |
考试 |
|
11400211 |
中国现当代文学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
1.5 |
1.5 |
|
24 |
24 |
|
3 |
考试 |
|
11400212 |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
1.5 |
1.5 |
|
24 |
24 |
|
4 |
考试 |
|
11400213 |
大学计算机 College Computer Science |
2 |
1 |
1 |
32 |
16 |
16 |
2 |
考试、考查 |
|
11200201 |
新时代大学美育 College Aesthetics Education for the New Era |
2 |
2 |
|
32 |
32 |
|
2 |
考查 |
|
11600201 |
创新创业教育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1 |
1 |
|
32 |
32 |
|
1-8 |
考查 |
|
117002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1 |
1 |
|
32 |
32 |
|
5 |
考查 |
|
11700202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
2 |
2 |
|
32 |
32 |
|
1 |
考查 |
|
11700203 |
劳动教育 Labor Education |
2 |
0.5 |
1.5 |
32 |
4 |
28 |
1-8 |
考查 |
|
11700204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2 |
2 |
|
32 |
32 |
|
1 |
考试 |
|
小 计 |
34 |
23.5 |
10.5 |
656 |
436 |
220 |
|
|
|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
11200301 |
艺术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Art |
2 |
2 |
|
32 |
32 |
|
2 |
考试 |
|
11200302 |
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Aesthetics |
2 |
2 |
|
30 |
30 |
|
3 |
考试 |
|
11200307 |
中国工艺美术史 History of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
2 |
2 |
|
30 |
30 |
|
1 |
考试 |
|
11200308 |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
2 |
2 |
|
32 |
32 |
|
2 |
考试 |
|
10500301 |
造型基础(平面图式) Fundamentals of Modeling(Graphic Language)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1 |
考查 |
|
10500310 |
造型基础(设计素描)Fundamentals of Modeling (Design Sketching)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1 |
考查 |
|
10500311 |
造型基础(设计色彩)Fundamentals of Modeling (Design Color)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1 |
考查 |
|
10500305 |
中国传统造型语言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of Modeling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1 |
考查 |
|
10500312 |
形式基础(二维) The Fundamentals of Form (Two-dimensional)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10500313 |
形式基础(三维) The Fundamentals of Form (Three-dimensional)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10500314 |
创意基础(主题表现) The Fundamentals of Creativity (Thematic Express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10500315 |
创意基础(展览与综合) The Fundamentals of Creativity (Exhibition and Synthesis)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2 |
考查 |
|
小 计 |
23.5 |
12 |
11.5 |
620 |
252 |
368 |
|
|
|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模块 |
10601401 |
字体设计 Font Design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3 |
考查 |
|
10601402 |
精读与研讨 Intensive Reading and Discussion |
1 |
1 |
|
32 |
32 |
|
3 |
考查 |
|
10601403 |
形态设计 Form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3 |
考查 |
|
10601404 |
网格设计与编排 Grid Design and Layout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3 |
考查 |
|
10601405 |
设计思维与表达 Design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
2 |
1 |
1 |
64 |
32 |
32 |
4 |
考查 |
|
10601406 |
媒介与技术 Media and Technology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4 |
考查 |
|
10601407 |
信息图形设计 Information Graphic Design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4 |
考查 |
|
10601408 |
空间叙述形式 Spatial Narrative Form |
2 |
1 |
1 |
64 |
32 |
32 |
4 |
考查 |
|
小 计 |
13.5 |
5.5 |
8 |
432 |
176 |
256 |
|
|
|
专业方向课程(限选)模块 |
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
10601501 |
创意摄影 Creative Photography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5 |
考查 |
|
10601502 |
文字应用 Language Application |
1 |
0.5 |
0.5 |
32 |
16 |
16 |
5 |
考查 |
|
10601503 |
交互设计 Interactive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5 |
考查 |
|
10601504 |
数字媒体推广设计 Digital Media Promotion Design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5 |
考查 |
|
10601505 |
观念与叙事 Concept and Narrative |
1 |
1 |
0 |
32 |
32 |
0 |
6 |
考查 |
|
10601506 |
出版物设计 Publication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6 |
考查 |
|
10601507 |
文化衍生品设计 Cultural Derivative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6 |
考查 |
|
10601508 |
广告设计 Advertising Desig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601509 |
包装设计 Package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601510 |
品牌形象设计 Brand Image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601511 |
展览视觉叙述设计 Visual Narrative Design of Exhibit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专业方向课程(限选)模块 |
空间叙述与展览设计方向 |
10601512 |
平面、空间与感官 Plane, Space and Senses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5 |
考查 |
|
10601513 |
展览设计简史 A Brief History of Exhibition Design |
1 |
0.5 |
0.5 |
32 |
16 |
16 |
5 |
考查 |
|
10601514 |
策划、设计与方法 Planning, Design and Methodology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5 |
考查 |
|
10601515 |
展览设计实践一 Exhibition Design Practice I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5 |
考查 |
|
10601516 |
物与空间 Objects and Spaces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601517 |
展览与设计心理学 Exhibition and Design Psychology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601518 |
展览设计实践二 Exhibition Design Practice II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601519 |
展示-即时传播 Presentation-Instant Communicat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601520 |
展览批评 Exhibition Criticism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601521 |
关系美学 Relational Aesthetics |
2 |
1 |
1 |
64 |
32 |
32 |
7 |
考查 |
|
专业方向课程(限选)模块 |
数字图像设计方向 |
10601522 |
摄影基础与影像材料Fundamentals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 Materials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5 |
考查 |
|
10601523 |
图像与传播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
1.5 |
1 |
0.5 |
48 |
32 |
16 |
5 |
考查 |
|
10601524 |
视觉与多感官设计 Visual and Multi-sensory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5 |
考查 |
|
10601525 |
设计方法论 Design Methodology |
1.5 |
1 |
0.5 |
48 |
32 |
16 |
6 |
考查 |
|
10601526 |
AIGC图像应用 AIGC Image Applications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6 |
考查 |
|
10601527 |
虚拟真实设计 Virtual Reality Desig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601528 |
数字IP设计 Digital IP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6 |
考查 |
|
10601529 |
数字媒体运营 Digital Media Operations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7 |
考查 |
|
10601530 |
品牌设计与传播 Brand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601531 |
数字图像体验设计 Digital Image Experience Desig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7 |
考查 |
|
专业方向课程(限选)模块 |
信息设计方向 |
10601532 |
出版策划与文本叙述 Publishing Planning and Storytelling |
1 |
0.5 |
0.5 |
32 |
16 |
16 |
5 |
考查 |
|
10601533 |
图像叙事 Visual Narration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5 |
考查 |
|
10601523 |
图像与传播 Image and Communication |
1.5 |
1 |
0.5 |
48 |
32 |
16 |
5 |
考查 |
|
10601534 |
绘本创作 Picture Book Creat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5 |
考查 |
|
10601525 |
设计方法论 Design Methodology |
1.5 |
1 |
0.5 |
48 |
32 |
16 |
6 |
考查 |
|
10601535 |
数据分析与信息整合 Data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Fusio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6 |
考查 |
|
10601536 |
数据新闻视觉化 Data Journalism Visualizatio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6 |
考查 |
|
10601537 |
动态信息设计 Dynamic Infographic Design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6 |
考查 |
|
10601538 |
纸媒设计 Print Media Design |
1.5 |
0.5 |
1 |
48 |
16 |
32 |
7 |
考查 |
|
10601539 |
书籍设计 Book Design |
2 |
0.5 |
1.5 |
64 |
16 |
48 |
7 |
考查 |
|
10601540 |
信息体验设计 Information Experience Design |
2.5 |
0.5 |
2 |
80 |
16 |
64 |
7 |
考查 |
|
小 计 |
19.5 |
6 |
13.5 |
624 |
192 |
432 |
|
|
|
通识拓展课程(任选)模块 |
绘画类 Painting |
|
|
|
|
|
|
|
|
|
设计类 Design |
|
|
|
|
|
|
|
|
|
中国画与书法类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
|
|
|
|
|
|
|
|
|
文学与艺术理论类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
|
|
|
|
|
|
|
|
|
综合类 Comprehensive category |
|
|
|
|
|
|
|
|
|
小 计 |
6 |
6 |
|
192 |
192 |
|
|
|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11700205 |
军事技能训练 Military Skill Training |
2 |
|
2 |
|
|
|
1 |
考查 |
2周 |
11600202 |
创新创业实践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
2 |
|
2 |
|
|
|
1-8 |
考查 |
|
10500316 |
主题调研 Theme Investigation |
2 |
|
2 |
|
|
|
2 |
考查 |
2周 |
10601409 |
艺术实践Art Practice |
3 |
|
3 |
|
|
|
3 |
|
3周 |
10601410 |
项目考察 Project Investigation |
3 |
|
3 |
|
|
|
5 |
|
3周 |
10601411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
2 |
|
2 |
|
|
|
7、8 |
|
18周 |
10601412 |
毕业设计 Graduation Design |
9 |
|
9 |
|
|
|
7、8 |
|
18周 |
小 计 |
23 |
|
23 |
|
|
|
|
|
|
总计 |
136.5 |
65 |
71.5 |
2828 |
1472 |
1356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