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社主任编辑李旻讲座
(通讯员:金明 摄影:彭琬璋)11月22日19点,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A9教学楼207多功能报告厅迎来了中国日报社主任编辑李旻—“新闻的视觉印象”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设计系王薇老师主持,设计系主任吴萍、办公室主任张吴涛、教师朱志平、李海平、朱俊华、鲁琼阳和湖美学子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现场济济一堂、座无虚席。
清华美院的李旻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中国日报》这个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世界性窗口,开启了她的插画之路。由于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一直从事插画方面的研究,所以李旻比较早就明确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并凭借自身的才华与勤勉载誉无数。在对《中国日报》插图应用方面的简单介绍中,我们了解到长期以来插画的意义和作用并没有被充分认识,作为文字的附属,它一直是临时添加的补白物和无足轻重的装饰品。而作为时代变动的记录者,《中国日报》海外版和全彩印刷的出现给予了李旻释放才华的舞台。报纸大胆地提供了整幅的版面,为李旻开辟出能够展示才华和挥洒能量的场地,一幅幅优美、清新、生动、时尚的插画也使得报纸充满了活力。工作九年有余,李旻的插画风格早已从早期的摸索探究、逐步磨合到如今成熟而自由的独树一帜。一系列风格、色彩的演变也伴随并反映着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日报》的变化让人们重新看到插画功能和价值。
“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格,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这是李旻的导师,国内著名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曾教导的话语,并成为她从事插画工作的信条,传承传统不是复制而是创新再造,新闻插图就是这样的工作,既要运用到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又要加以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既要将晦涩难懂的新闻语言传达给大众,又不是纯粹简单的艺术创作。李旻通过对《中国日报》过往插图设计中主题、构图、颜色、线条、形式等从创意思路到表现手法的细致解读,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运用“骨子里”的本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走得慢才走得远。”最后李旻向大家对自己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关于绘画与艺术的学习体验进行了分享,也许工作中的创作方法可以幽默夸张、运用角度、创意、视觉冲击力、多样化构图和和谐版面色调等多种方式,但着眼于当前,我们仍需沉淀优秀的作品,让其具有长久存在的价值。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己想要追寻的方向,我们需要更多的注意力,积极地开拓视野、精益求精地去绘画、去设计,才是我们当下应该脚踏实地的道路。讲座最后,两位同学就自己在学习和实习工作中产生的疑惑进行了提问,李旻以自己多年的学习工作经历,进行了回答并给予了建议,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在本次的学术讲座中同学们受益匪浅,在聆听中收获到的个人成长和专业道路上的知识将持续发酵,给予同学们更多感悟与启迪,将引领同学们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地积极思考、深入探索,创作出更加优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