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设计系参与「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项目
发布时间:2018-11-12
我校设计系参与「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项目
 
     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启动了「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项目,该计划包括了「激活创新」、「青年之为」和「教育不在」三个阶段。2018年11月1日,「未•未来 青年之为」——教育实践阶段性成果汇报在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我校设计系师生组成的项目团队,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师生团队成员一道,就完成的“中国制造2020”课题成果,在会场做了精彩的汇报,并收获了热烈的掌声。

   
「激活创新」——圆桌对话
 2017年12月3日——2017年12月4日
      2017年12月3-4日,成功举办的「未・未来——激活创新」圆桌对话,邀请来自全球的16位影响当下与未来的思想者,针对100个热点问题,进行发声研讨。我校设计系也与「激活创新」研讨现场进行了连线直播,共同讨论与交锋,试图对未来提出洞察、预知与研判,积极提出应对世界结构变革的新观点,激发创新新生动能。
  
 「激活创新」圆桌对话现场

    我校设计系教师吴萍、袁小山、李海平、刘可带领研究生王磊、邓爽、候熙在现场参与并共同探讨了相关话题。
 
我校设计系师生圆桌对话现场合影


「青年之为」—— 教育实践
2018年9月——2018年11月

      2018年,「激活创新」中的十五位对话嘉宾以及各参与院校的师生们共同组成课题组,围绕「激活创新」圆桌对话提出的人类面临的挑战、未来教育问题,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研究工作坊为发声主体,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深入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世界设计组织联合会前主席大卫•格鲁斯曼教授与包括我校在内的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三校师生合作完成了课题“中国制造2020”,课题组对中国消费市场作出合理的畅想,并分享了中国智造概念下作出的创新设计。
  

 


      我校课题组由设计系教师刘可、朱志平老师带领,研究生王磊、林子涵及本科生周启明、余卫建、罗家俊、邱瑞涵、许倩婷组成。在为期三个月的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课题设计,并于11月1日在国际美术教育大会上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展示。



课题小组的备战之路

 
 我校设计系师生与大卫教授共同完成了汇报
 
我校设计系教师代表上台接受证书

「青年之为」—— 课题介绍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可以称之为“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指的是单纯的制造力量吗?我们认为中国制造应该是制造力和创造力的结合。于是我们开始围绕创造力的保护和利用试图去寻找一些关于壮大中国原创力量的蛛丝马迹。最终,我们决定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去探索教育在这其中扮演的或将来可能可以扮演的角色。


 
 
 


          
   

                                                                                      教育战略:「 教.育未来」—— 国际美术教育大会 

2018年11月2日——2018年11月4日
      11月2日,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在中央美术学院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旨在围绕新时代美术教育的全球交流与合作、美术教育的今天与未来等话题,就相关主题聚焦新时代美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推动艺术教育作为改变世界的独特力量,构建未来艺术设计的全新模式,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正视数字时代美术馆的机遇与挑战,探讨艺术机构的教育本质,书写全球艺术史的崭新篇章。
       大会现场与全球连线,对话嘉宾们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热点问题,我校设计系教师朱志平也带领着学生积极参与了与会场的连线讨论。
 
我校设计系与现场的连线提问

          至此,我校设计系课题组参与的「未•未来」全球教育项目计划暂时告一段落,但对于未来教育问题的相关探讨以及对未来创新教育模式的分析与思考并没有停止。
     未知,欲知!未来,已来!



 




书记院长邮箱:shijue@hifa.edu.cn  电话:027-81317211 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