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 实验室 研究所 科研项目 主要课程介绍 教学交流与研究


就美国专业设计协会年度最佳作品展采访许院长、周院长
发布时间:2012-06-07

    2012年 6月6日,由美国专业设计协会主办、我校视觉传达设计系承办的“美国专业设计协会年度最佳作品展(AIGA 365 Year in Design 31)在我校昙华林校区美术馆正式开展,展期7天。本次展览由美国平面设计协会中国办事处总监Amy Gender教授与我校许奋副院长共同策划。在“美国专业设计协会年度最佳作品展”开幕式后,我们有幸采访了许院长和周院长。

——展览采访之许院长

  :许院长,您好。您对我们学校设计系承办这次活动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

  :首先这个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欣慰,这个作品展是很有历史的一个展,今年已经是第三十一届展出了,每年美国都会有两大赛事,这两大赛事获奖的作品每年都会举办这样一个展览,北京2009年的国际设计师大会第29届展览也在北京展出,今年这个展览将会在中国三个地区,即北京、山东、武汉进行巡回展。作为设计系承办这样一个展览是比较及时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这样一个平面设计或者说是更宽领域设计的这样一个展览对我们设计系的学生以及对于我们全校的学生,甚至是对于我们本地区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尤其在我们学校有设觉传达这样比较专业的专业方向,在展出的中间,学生们可以透过作品与设计师在思想上交流,也可以了解来自美国的设计师们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所以我在前沿中谈到这个展览有很大的包容性,同时从这些书籍作品中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设计体现出设计师对于设计的责任感,同时也看到了设计的力量和设计的社会价值的体现。这次展览对于我们的专业教学,特别是对我们在校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很希望同学们利用这样一次机会多看多学,扩大眼界。让同学们多在作品中与设计师们进行思想交流。我也希望我们的教学通过这样的展览也可以做一些互动的教学活动,从而把我们的教学理向和专业深入下去。与此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多关注此次活动,通过此次展览拓展视野、了解设计前沿。并且设计系今年还将举办由我们设计系策划的国际性的展示,那么这次展也得到了很多国家大学生的关注。展览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阔, 也体现了非常强的专业性。所以设计系今年举办的两次国际性的活动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的投入进去,参与进去,因为这个参与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展示活动的参与、对设计活动的参与提高我们的审美力、判断力以及我们的识辨能力。

  :首先,我谨代表我们设计系的同学感谢学校能够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推动整个华中地区的设计,包括见识的开阔。对于我们刚刚踏入学校以及即将毕业的学子都是一个很高的交流平台。我们知道策划展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昙华林展出以及今后到藏龙岛展出,在这其间,一定会遇到不少困难。您是排除困难的呢?

  :从整个展出的条件来看,虽然布展经验不是很足,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机会,观者主要是针对这些作品书籍来进行沟通的,那么我也很希望类似于这样一个展览和活动尽量多的能在新校区那边进行展览,当然在这边展览的意义也不一般,作为一个大学,我们不仅有两个校园,同时昙华林校区也作为一个产业园,作为一个艺术区在这里呈现,它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互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步走向社会来联系的。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我们校区担当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更加丰富了教学类型,丰富了教学向社会拓展的途径,所以在这边展出也是具有很特殊的意义的。


——展览采访之周院长

:对于展览要表现的思路以及内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我不是一个设计师,但是我从绘画的角度来看西方的艺术,如果不了解一个艺术品上下文的关系就会很难悟透其中内容,所以我们要了解一个艺术品必须要了解它的背景。西方的艺术是很强调上下文的关系的。作品的作者,作者的生平,以及他的经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如何思考的,然后他之前做的什么,现在又走到了哪一步,以后又怎么发展,都是作为一个观者需要去了解的,如果不了解这个过程,那么就无法看懂一件艺术品。

:相对于之前的作品,我发现只有读过看过才会看懂其中的奥妙。

:比如说我们看西方宗教题材的绘画,如果不懂其中宗教的故事,当然你只能看得到这个作品的表面,比如画中的人物和色彩关系,但是其中要表达的内容就不理解了。西方人看我们中国人的作品也是一样的,都必须要了解其中的背景,毕竟都是有一个文化的差异的。

:我们想知道通过这一次展览,以您油画专业的身份是怎么看我们设计系的交流展的?我们作为学生和西方设计师之间有什么差异?

:中西方艺术是有差异的,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不怎么好去比较,但是从设计方面来说,西方在这一块经验比我们要丰富。西方设计学院历史也很悠久。我们中国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较短,比如工业设计是近些年才开设。我觉得平面设计这一块,中国也有很多做得很好的设计师,但是有一点就是我们难免会有一些学习模仿西方人的设计,当然中国也有很多出色的设计师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建议大家不要简单的崇洋媚外,也不要简单的否认外国的先进的东西,尤其是学生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就像海绵一样,什么都汲取,最后才形成自己的东西,关键是要强化自己文化的积淀,不管是绘画还是设计,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所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都可以借鉴,没有一个规定的样子。中国的佛教一路走来几千年,它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但是它还是中国的。中国的艺术发展中也吸取了很多外来艺术,最后都消化了变成了自己独有的东西。一名学生应该汲取各个方面的知识,从民间的、传统的、当代的到西方的、中国的都可以吸收,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长,但是最后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一开始难免会有模仿,艺术这条路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如果一开始你就要另辟蹊径是很难的,如果你沿着已经走了很远的这条路先走一段再另外开辟一条路就会快一些, 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找新路。所以这样的交流特别重要,对于中国的美术学院来说,不管哪个专业,交流都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同学们要了解世界上现在做得最好的设计,它的前沿在哪里,这样就会有目标。同学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开阔眼界 ,要多读书,不只是看图形,更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

:您认为设计师的想法和作品所表达内容的区别在哪里?

:它们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像这些作品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或者一种情绪,或者对作品的一个想法。最重要的就是想法和表述,首先我心里要有一个想法,然后我再考虑怎么表述,如果空有一个想法而不会表述是不行的,而如果只会表述却没有内容也是不行的。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学校里面不只是学到一门技术,这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更是要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与浓厚的文化底蕴。

    采访结束了,我们被两位院长那份对艺术以及设计的责任心深深打动,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他们对学校、对艺术有关的一切的责任心。在此祝美国专业设计协会年度最佳作品展圆满开展,也希望此后的国际展出活动圆满举办。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版权所有。。